第583章 终南_手眼通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83章 终南

第(2/3)页

民族大义面前,他从没含糊过,明知旧伤未愈,仍毅然出战,慷慨赴死。

  某种程度上说,最后宁肯自爆,也不愿退避苟活,才是他辉煌一生的最巅峰。

  “在那千钧一发之际,夫子面对那近在眼前的夺命剑气,老脸上毫无惧意,视死如归。”

  “只见他攥紧拳头,深吸一口气,仰天大笑。整个庐江畔,都回荡着他那句名垂史册的遗命——蔡酒诗,我把儒家交给你了!”

  说到此处,崔巉情绪激荡,热泪盈眶。

  这些年,他从没敬佩过董仲舒,将之视为猖狂老贼,直到最后一战,他才真正领略到,原来儒家的信念和志向如此坚定,真的不惜以死殉节。

  迎难而上,视死如归,这就是儒家的气节。

  满座寂然。

  宾客们心潮澎湃,联想着那副悲壮景象,脸上都流露出对董仲舒的敬重之情。

  二楼雅间里,一名中年男子凭栏而坐,手拈酒盅,正斜眼瞥视下方的崔巉。

  此人披着名贵白裘,眉眼开阔干净,透出莫名的气度。他面前的桌案上,摆着几样小菜,简单而精致,都是些素菜。

  仅有的一份荤食,是一盆肉羹。

  这些年,他始终食素,生活简朴,几乎不沾荤腥,令同门师弟敬仰不已。没有人知道,他独自外出云游时,对肉羹情有独钟。

  并非他迷恋肉羹的味道,而是人生经历使然。

  自从他名气大噪后,老师便常命他亲自下厨煮羹。弟子服其劳,侍奉师长,本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他知道,老师心机幽深,从不做没有用意的吩咐。

  他更知道,儒家有句真言,君子远庖厨。老师尊为儒圣,又怎会不知这个典故?

  明知如此,他每次仍毕恭毕敬,给老师熬好肉羹,热气腾腾地端上去,不敢有丝毫怠慢。

  这就罢了,偏偏每次有旁人在场时,老师都会吩咐他,把羹分给别人同食,从无例外,却始终没让他坐下一起吃过。

  这算什么意思?难道是暗示我,休想从你手里分一杯羹?

  他心思聪慧,早就看透这些细节,仍保持温良谦恭,不愠不悲,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然而,不发作,不代表不介意。他一直耿耿于怀,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它,越想吃那杯羹。

  这种偏执的信念,在他心里根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