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一个一个给朕说_汉世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9章 一个一个给朕说

第(2/3)页

果自然是有的,但究竟有多大,却是不容乐观,从已经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土地兼并成本呈现向卖地者倾斜的趋势,便可窥一斑。

  一方面从法制上便确立了土地自由买卖的性质,一方面又想要干预土地买卖,控制土地兼并,这种自我矛盾的现象,在大汉朝并不少见。这也是刘皇帝总是想改变革新的原因之一,仅从个人视角出发,对这种矛盾便时感难受。

  听完刘旸的回答,刘皇帝继续问道:“说得不错,只是这些原则,落实了几分?大汉每年的财税,是在逐年上涨的,但在具体的税务执行过程中,计税依据,贯彻了税制规定吗?”

  “这......”对此,刘旸默然。

  虽然此前没有深入地去了解过,但以他秉政多年的经验,以及同有司及相关官僚的交谈了解来看,在这方面,显然是大有不足的。

  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的官员们,在税务工作上,是越发急功近利,倾向于完成任务了。至于税制,大多只取其简,图省便,至于遵从贫富均等原则,兼顾公平,大多只停留在口头上,甚至早就被抛诸脑后了。

  各地官府,能用心细致地去钻研税法的,都很少,都算有良心了。当然,以当下大汉的政治环境,朝廷中枢权威正盛,各地官府并不敢太肆意妄为,至少在正税定额之外巧立名目、压榨剥削的情况很少。

  不是没有,只是一旦出现,就被从重、从严处置。但可以想见的,一旦朝廷监管松懈,抑或出现其他状况,以肉食者的贪婪本性,横征暴敛、苛捐杂税都会纷至沓来。

  问题是存在的,别说刘皇帝,这些长年治国理政的大臣们,也同样清楚。但从来没有人就此进言,原因也很简单,保守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为了保证税赋稳定,民生“安定”,不得不抱残守缺。当然,隐晦些的则是,在现行税制下,对于勋贵、官僚、地主、商贾而言,是十分友好的。

  利益导向往往带来行动,即便有看出问题的,要么位卑言轻,没有发言权,要么就是彻头彻尾的保守派。何况,目前的税制已经稳定运行几十年了,朝廷每年财税同样稳定,余地很大,远没有到需要改变的地步,何必折腾呢?

  “看你这么犹豫,想来也是见识到了不少弊处吧!”见刘旸沉思,刘皇帝说了一句,而后又瞧向李昉、赵匡义等宰臣,道:“在座诸卿,都是由州部提拔中枢,都有充足的地方治政经验,也都说说,大汉现行税制,在执行过程中,都有哪些问题,出现了哪些弊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