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兵事_汉世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2章 兵事

第(2/3)页

另外一封奏章,来自枢密院,关于大汉军力的报告。大汉军队,这十年间,不断在调整规范,而每历战事,都会面临调整,发展到如今,方才有一套勉强成熟的军事体制。

  以两衙禁军为主要,辅以诸边戍军、道州都司兵马,以及转运、巡检兵卒,再加上仍在构建的乡勇,规模已然足够庞大。其中仅常备的禁军,就有十万之众,这是国家柱石,而包括河北、河东、西北、西南边军,精锐之师,有二十万之众。

  其中,骑兵的建设,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内外加起来,已有近四万骑。按照枢密院的测算,在维持全国基本治安的情况下,朝廷如欲大征,可动兵三十万。若待川蜀平定,彻底消化其丁口,还可增加十万。

  而若不计后果,动员个水陆大军八十万,也不是不可能。不过,刘承祐估计他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发大兵八十万了,那不只会让敌人震恐,自己想起来就头皮发麻......

  稍微对比了一下军队布置,内外相制,更戍调动,辅以都司,正处于一种良性的平衡,问题不大,暂时不需要大的调整。

  说起来,他登基以来的这十年,不断地在收缴精兵,集中兵权,但边军的实力,却在不断提升。有的时候,刘承祐就忍不住猜忌,若是诸边戍卒反叛了,朝廷如何制之?每思之,不由背生冷汗。

  事实上,大汉如今的兵力布置,是有不小隐患的,仅河北的驻军,就是一大股,实力雄厚,如若反了,很可能河北失陷,中原震动。如今有他刘皇帝镇压天下,并不虞之,但将来呢?

  当然,这只是刘承祐的忧患意识罢了,信用军队,也心存提防。要解决,使威胁变小,也不是没办法,削减病员,削弱边军实力,再加强将领之间的制衡,有的是方法。

  不过,那就真正变成“守内虚外”了,不是刘承祐愿意看到的。这么多年下来,大汉屡屡向南用兵,但对北方的防御,从未放松,屯重兵以备戎狄,甚至不惜加强北边将帅的权力,与其一定的军事自主权,目的为何?就是不愿为了因为控制将帅,防止内叛,而自缚手脚,自废武功,使自己疲于边患。

  凡事总有利弊,就刘承祐而言,平衡利弊的方法,就是夺回北方的天险(专指燕云十六州),重新布置国防,使之更平衡合理些。

  不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