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误伤_飘动的导游旗在线阅读免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一)误伤

第(2/3)页

种不正之风深有不满,没有贿赂毛延寿。于是,画师便在昭君画像的眼角底下点了一颗“伤夫落泪痣”,大家可别小看这颗痣,在2000多年前的封建观念中,人们认为有这种痣的女人是丈夫的克星,作为封建君主,当然不可能宠幸这样的女子了。这样,昭君便没有机会受宠了。但是,当汉元帝看到昭君本人,发现她并没有那颗“伤夫落泪痣”时,追悔莫及,可惜一切已成定局,无法挽回,只好作罢,其实,这只是一段流传甚广的传说罢了。公元前33年,昭君为了汉匈两族的团结友好,自愿请求出行,充当汉族的“和亲使者”,出嫁到塞北,户负起进行交给她的为巩固和加强汉匈两族团结友好的重大政治使命,为民族友好作出了杰出贡献。

  继续往前走,我们看到的是一块巨型的浮雕,一会,我给大家十分钟时间在这里留影。

  这是一块儿位于广场南侧的“嫱云”浮雕石壁,它长10米、高6米,由我区著名的雕塑家张恒用花岗岩雕刻而成。之所以叫“嫱云”,是因为王昭君名嫱。“嫱云”的左首位是昭君和呼韩邪单于。细心的人会发现昭君似乎比单于要年轻得多。事实确实如此,因为昭君要比呼韩邪单于小二、三十岁。昭君与呼韩邪共同生活了两年,生了一个儿子,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继位为单于。按照收继婚的习俗,昭君又嫁给了复株累单于。昭君是汉族人,对于“收继婚”的习俗,虽然有些抵触,但为了民族友好大局,她毅然嫁给了新单于,并和他共同生活了若干年,生了两个女儿。下面有象征祥和的两只仙鹤,并有朵朵祥云衬托着,这意味着王昭君嫁到匈奴以后,使得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好了,现在给大家十分钟时间拍照留念。”

  这里,是陆川打小来得最多的地方,在八十年代,这里就算是一个大的去处了,父亲在带着陆川骑上一个多小时的车才能从家走到这里玩上半天,之后,外地的亲戚来了,也会首选到这里游览一翻。而今,陆川怎么也想不到,会成为导游带着各地游人不断地回到这里。慢慢的,在他内心中,对昭君墓有了一种厚重的归属感。

  队伍继续前行。

  “好,接下,我们继续往前走。前方60米处汉白玉框架凉亭中迎面亭亭玉立、面露胜利喜悦的女子就是王昭君的汉白玉雕像。  再往前面就是“和亲”铜塑像了。它是按广州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潘鹤先生的同名雕塑用铜浇铸而成,高3.95米,重5吨,生动再现了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双双骑马并肩联辔而行的历史性场面。这座雕有“蒙汉”两种文字的和亲铜像被内蒙古人民称为“民族团结的象征”。而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大土丘就是昭君墓了,昭君墓最早记载见于唐代。其墓体占地20多亩,墓高33米,底面面积13000多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几座汉墓之一。相传,昭君死后,汉匈人民都非常悲痛,纷纷赶来送葬,人们用衣襟包着土,一包一包地填在她的坟上;由于送葬的人成千上万,络绎不绝,每个人又都想多捧几包土寄托自己的哀思,所以到最后竟垒成了一座形似小山的坟墓。现在我们看到的昭君墓是于1977年经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同意,按照汉墓“封土为坟”的结构特点,在原来的墓体基础上填入5000多方土修复而成的。其实,在内蒙古的昭君墓有很多,仅在内蒙古西部传为昭君墓的就有多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呢?因为昭君给人民带来了和平,人民爱戴她,很多人都希望她埋葬在自己的家乡,保佑自己平安、自己的家乡富饶美好。因此,有这么多昭君墓就不言而喻了。也有的人认为她是仙女下凡,叫她“昭君娘娘”。附近的百姓都认为,在昭君墓前许愿是十分灵验的。传说,一对青年夫妇久婚不育,便在这里许了愿并且住了一夜,第二年便有了健康的小宝宝。从墓体侧面拾阶而上,我们可到达昭君墓墓顶,我们会看到一个怀抱琵琶栩栩如生的昭君石刻像,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绵延千里的阴山山脉和********城市远景。大家可以在此留影。昭君墓后面是百米碑廊,廊内陈列大量诗文书法碑刻,皆是名人手迹。昭君博物院在东西两侧新增了几处规模宏伟、景观壮丽的建筑物。它们是匈奴文化博物馆、单于大帐和坐东面西的和亲宫、昭君故里昭君宅等。可能朋友们会有这样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