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军制(一)_三国之黄天鼎立道武9最新章节列表免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军制(一)

第(2/3)页

真正有大才潜力的没有多少,基本都被张角留在身边亲自统御,或者派出去当一方大渠帅了。

  这种情况下,太平道黄巾军的起义和所有的农民起义是一样的,除了一个明确的统辖各地一方的大渠帅外就没有其他明确的军中制度了。

  底层还好一些,官面称呼一般也直接沿用了一些大汉帝国的军制,比如伍长,屯长,队长这类的,但从千人将之上其实就没有什么官面的称呼了。

  因为三十六方各自管辖一块地方,虽然都是团结在张角的旗帜之下,但从起义开始,因为距离和汉军的关系,都是相当于独立运作的分部。

  能有统领千人以上的规模的人在这一方之地都算得上是高层之一了,大家各自都已经混了个脸熟,一直都是以名字和外号称呼,互相之间的地位除非是真正太平道的嫡系,否则都是直接看的就是各自手下的兵力实力的。

  军中的管制也是属于战时联合听命,平时只要求跟上大方向,其他的完全不怎么管。

  这种乱民一般的情况,蔡旭等人自然是不可能接受的,因此在将邓山以及邓茂等人踢回冀州之后,蔡旭在黄驹的示意下就开始了仿照汉朝的军中制度将手下的黄巾军士卒人马彻底的来了个正规化。

  当然汉室的那个军制,在蔡旭看来也是有些麻烦和繁重的,毕竟才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没多久的他并不适应五和二的进制编练。

  因此趁着这个机会他也就直接就下调了十进制配合二三席位的军制安排,虽然任性了些,但不得不说,改了之后蔡旭自己看着、听着确实是清爽多了。

  只需要知道对方的军职就一幕了然,不用像之前那样,大堆人马报上来还需要蔡旭在心中默算一下对方到底是有多少人。

  至于黄驹等人虽然感觉有些不合理,但还是应了下来。

  除了是因为蔡旭麾下的军阵本身一片空白,没有改革阻力外,蔡旭所说的要区别于汉室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