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电子产业的差距并不大_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2章 电子产业的差距并不大

第(2/3)页

成电路的制造开始遵循“摩尔定律”,也就是每十几个月技术就会彻底更新一代,从九十年代初到新世纪头十年,这将近二十年时间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如大爆炸一般发展,制程工艺也从几微米发展到了十几纳米,中国就从被彻底抛下,再想发力追赶这近二十年时间被落下的距离无异比登天还难。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象征着传统工业制造的机床产业,国家比国外落后很多,即便是刘琅这么聪明,也觉得即便中国从现在奋起直追,能在二三十年内赶上岛国、美国和德国这样的先进国家就非常不错了,可做为未来高科技产业的芯片行业,国家却在很早就开始发展,而且即便是现在,在这方面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也不是太大。

        其中的原因刘琅也想的明白,那就是因为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时间比传统工业要短的多,西方在相关方面的人才同样不多,起码在五十年代,中国的那批海外归来的专家未必就比对方存在多少差距,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超过对方,另外这些年电脑行业的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半导体在应用方面的发展似乎也进入到了一个瓶颈。

        而八五正是一个特殊的时间段,苹果的个人电脑刚刚有了雏形,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还没有显出爪牙,芯片行业似乎是一片沉寂,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就像是一个处于休眠状态的火山一样,一旦喷发就势不可挡。

        好在现在刘琅出现了,不说未来如何,起码现在大家已经凑到了一起准备开发芯片,只要这些人能够坚持下去,只要国家能够给予重视,那么十年之后国家的芯片产业必然要比刘琅的前世强出很多,最起码不会让西方国家掐着脖子喘不过气来。

        当然,现在很多人还认识不到芯片产业在未来世界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他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把万贺公司的芯片给造出来,完成国家给的任务。

        王海军对这套晶圆设备很熟悉,每一个主要部件都认识,但若论技术,他比周明就差远了,做为见证过国家半导体行业从无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