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痛点_大明小学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七十三章 痛点

第(1/3)页

  “上岸”两个词,让徐惟学有所触动,收起了大刀,站着沉默不语。

  他上面的大头领王直想的是招安,他想的是“上岸”,能合法的公开的行商。

  徐郑氏继续劝道:“那秦德威一直就是个心口不一的老阴比人物,他说的不一定就是他想做的,不要被他所迷惑。”

  严世蕃从死亡边缘回来后,渐渐也恢复了理智,连忙补充说:“秦德威这个人如果大张旗鼓的说些什么,一般都不会是他的真实意图!

  我料定,秦德威之所以公然声称继续禁海,那只是因为初来乍到立足未稳,故而萧规曹随,先按旧章程稳住局势。

  一旦他在东南站住了脚,能控制住局面后,定会该旗易帜,力推开海!所以禁海真的只是他的幌子!”

  徐惟学想也不想的喷回一句:“料定你娘个头!你懂个屁!就算那秦德威要开海,假如拖到了明年,我就要一直等着不成?”

  大明与倭国之间航行,主要是靠季风,故而是以年度来算的,一年只能根据季风风向往来一次。所以时间窗口是非常重要的,商业活动也要按照年度节奏来。

  正常情况下,下半年徐惟学在收购货物结束后,就该顺着季风,扬帆启程去倭国了,然后用大明货物在倭国赚取巨额白银。

  如果下半年走不了,或者没有足够货物,那这一年就白费了,再想去倭国就要等一年后了。

  从商业角度来看,如果为了等开海等到明年,那就是血亏,至少等于白养好几百人一年。

  更关键是,他徐惟学并不是最大的头目,他上面还有集团大头领王直。

  如果完不成行商任务,上供不了足额的银子,那王直又该怎么看待他?

  想到这里,徐惟学对夫人抱怨说:“不是我不大度,丝绸本就是海上最抢手的货物,那两万匹丝绸也是花了几个月才攒起来的。

  如今一时糊涂,听信贼子之言导致利欲熏心,把二万匹丝绸都发卖掉了,一时半会怎么补上?

  所以着急的已经不是秦德威如何如何,而是怎么尽快筹集到足够货物!”

  徐郑氏或许很懂秦德威,但对商业就不太懂了,一时间也提供不了太好的思路。

  想起可能要血亏,徐头领心情就极度烦躁,作为一个商人,最讨厌的就是亏钱或者少赚。

  下意识的又重新对严世蕃举起了大刀,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掉制造问题的人!

  虽然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但至少能让自己心情舒畅些!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