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黄道吉日_大明小学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六十五章 黄道吉日

第(1/3)页

  芸芸众生,只要对前景还抱有希望的,又有谁不是在努力向上?

  哪怕已经贵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东厂的秦公公,也正在为了前程而忙碌着。

  抄两个张家的工作干了三个月,终于告一段落了。

  之所以用了这么久,并不是秦公公效率低下,也不绝对是为了躲避南巡前后的大坑,而是张家产业实在太多了。

  张鹤龄、张延龄这外戚二张兄弟,从弘治朝就开始横行霸道,又历经正德朝,积累了三十多年财富,直到嘉靖朝才收敛。

  仅仅店面这项,从京师沿着运河一直到山东,张家拥有的店铺数量就多达一百多处。此外张家还剩余的土地多达数十万亩,以及难以计数的私盐产销人手。

  如此规模的家产,花了三个月就抄完,秦太监觉得自己效率已经很高了。

  而且更关键的是,秦太监终于“搜寻”出了完整的证据链,前兵部尚书张瓒对司礼监掌印太监张佐有巨大的利益输送关系!

  选了个黄道吉日的清晨,秦太监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向乾清宫,准备在嘉靖皇帝的早膳时间奏事。

  此时此刻,秦太监满心琢磨的都是,怎么才能安全的给司礼监掌印太监张佐上点眼药。

  对嘉靖皇帝进谗言是一项非常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

  但走到乾清宫侧门时,秦太监忽然感到了一丝丝的不对劲!

  宫门还是那个宫门,守门内宦还是那些内宦,但就是不对劲。不要问原因,问就是本能的直觉!

  秦太监下意识停住了脚步,站在宫门外面迟疑不前。

  有那么一瞬间,他简直怀疑宫门后面埋着刀斧手,只要自己踏进去,立刻就会喋血宫门。

  忽然有一队人马鱼贯而出,大大小小的抬着十几个箱子。

  这又让秦太监惊得冒出了冷汗,是什么情况?皇帝又要出巡了?最要命的是,为什么他这个镇守外方的东厂提督不知道?

  对面带队的太监见到秦太监,连忙疾走几步来行礼,并主动禀报道:“陛下昨夜突然下诏,圣驾已经移居到西苑仁寿宫!我等正运送剩余御用之物过去。”

  秦太监:“......”

  想来想去,秦太监也只能在心里默默评价一句,这踏马的真是神经病啊!

  此刻太监们虽然心里都在抱怨皇帝瞎折腾,想一出是一出的突然就跑到西苑去住。

  但谁也没有预料到,嘉靖皇帝竟然从此在西苑住了一辈子。至于下次再回乾清宫的时间,那就要等到嘉靖皇帝驾崩了。

  大明庙堂游戏也因此突然更新,这是一个大臣们从来没有玩过的全新版本。

  纵然机敏如秦太监也不可能预测未来历史,此时的他只是个想给对头进谗言、上眼药的普通职场人而已。

  所以秦太监又只能折向西,先出了西华门,然后走几步,又进了已经开始严密把守的西苑门。

  至于西苑门里面,就是面积广大的太液池,叫西海也行。

  秦太监站在东岸,眺望着对面太液池西岸,那里就是仁寿宫片区了。

  岸边停着一些船只,供东西岸来往所用。如果不想乘船,那就要从北边绕远路才能走过去,所以一般都是乘船来往。

  秦太监赶时间,当然是乘船过海,再上岸后到了迎和门,这里把守比西苑门更严密了。

  迎和门里面就是仁寿宫片区,之所以叫片区,是因为这里不仅仅是只有仁寿宫,还有无逸殿(请记住这个地名)等大量配套建筑。

  仁寿宫建自永乐朝,占地十分广大,当时叫西宫,现在叫仁寿宫。原本历史上的嘉靖朝末年,又改叫万寿宫。

  秦太监进了迎和门,路过无逸殿,在仁寿宫门外遇到了皇帝大伴、乾清宫管事太监兼御马监提督太监黄锦。

  秦太监与黄锦是秘密盟友,也就没那么多顾忌,忍无可忍的问道:“到底什么情况?”

  黄锦低声答道:“忽然想到宫中乃列祖列宗升天之地,乾清宫更是祖宗停梓宫之地,陛下心有疑惧,便不想在宫中居住了。”

  秦太监无语,真是除了神经病还能说什么?

  那踏马的是皇宫啊,祖宗们不死在皇宫死在哪?要是连这都膈应,难道每换一个皇帝,就要新修一个皇宫?

  秦太监又问道:“陛下欲久住否?”

  黄锦很无奈地说:“看来是要久住了,已经召了司礼监诸太监及文书房在这里值宿。”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