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莫欺少年穷!_大明小学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二章 莫欺少年穷!

第(2/3)页



  一是解决不了问题,二是他没这个胆量。

  不是开玩笑,是真的没胆量,如果贸然上门哔哔,弄不好就是被张延龄打死并毁尸灭迹。

  从历史资料来看,张家就是这么草菅人命,不止一个例子可以作证,秀才身份在张家这里保护不了自己。

  其实这样没有王法的人家,正是小学生的克星。

  所以秦德威琢磨来琢磨去,只能请人出面先和张延龄交涉一下。

  他在京城认识的大佬,只有夏言夏师傅和王廷相王总宪,王以旂王师叔在京城不能算大佬。

  夏言和王廷相两人之间,虽然与王廷相关系更近,但秦德威选择了夏师傅。

  能张延龄这样人家畏惧的只有皇帝,而夏言在皇帝那里正当红,在皇帝面前能说的上话。

  所以秦德威估计,如果夏言开了口,张延龄这样过气国戚至少会卖面子听几句。

  当冯行可的身影消失在街口后,秦德威回住处等到傍晚,这会儿夏言大概率从衙署回了家。

  然后他说走就走,朝夏言住宅而去。反正现在住西城了,去找大佬们很方便。

  此时夏言正在书房,正与几人商议事情,原来今日出了件让朝廷人心浮动的事。

  嘉靖皇帝突然下诏,因为近年翰林侍从人少,所以从各部选调官员入翰林院任职,要求方正有才学、众望所归者,令朝臣推举十人进奏。

  这道诏书一出,京城官场立刻轰动了。

  翰林院是什么地方,去翰林院任职有何意义,稍微懂明史的都能理解,前文也简单介绍过。

  从名声上说,翰苑词臣是文官系统鄙视链的最顶端,逼格最高,最为清流。

  从实际好处来说,有个规矩叫“非翰林不入内阁”,去翰林院镀过金就意味着有了入阁的资历。

  翰林院官职放出外地的话,比如七品翰林院编修外放为五品同知,升两品都会被看成贬职。

  还有一个好处,翰苑词臣又称为天子的文学侍从,与天子打交道机会比其他官员更多。

  所以说,嘉靖皇帝要补十人入翰林,立刻就让官场轰动了,而且这是一件特别非常规的事情。

  按照一般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